2009年8月16日 星期日

 

0816 覺悟的條件










請馬上打開音響聆聽現場錄音與我們共享心得

放生儀軌錄音mp3


******** Pls download mp3 here ********


感恩時刻分享錄音1mp3


******** Pls download mp3 here ********


感恩時刻分享錄音2mp3


******** Pls download mp3 here ********


悟性法師開示錄音mp3


******** Pls download mp3 here ********


讀書錄音mp3


******** Pls download mp3 here ********


慧璽法師開示錄音mp3


******** Pls download mp3 here ********


念佛回向錄音mp3


******** Pls download mp3 here ********



超薦的重要意義       (990330早餐)



三時繫念佛事,從淺處看,是孝道的顯示,儒家所講的「慎終追遠」,效果是「民德歸厚」。這是良好的教育,教導我們孝親、報恩,這是德行之根本。自古以來,中國人就注重孝道,特別著重祭祀祖先。在「古禮」裡面,對於祭祀很慎重,禮節相當繁瑣,其用意非常之深!



若是深一層去觀察,在佛法裡面,此意義更重大。在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中,世尊具體說明,超薦真有效果。婆羅門女、光目女,她們的親人,生前造作極重的罪業,死後墮入地獄。設法將親人從地獄救度出來,這是孝子之心。能否做到?能,因為佛說: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有真誠心、慈悲心,依照佛教的理論方法去修學,就能達到目的。若只有超度形式,而沒有實質轉變,就達不到;只可以說做比不做好,實質上的效果很難講。



《地藏經》所用的方法是念佛,可見念佛之法非常殊勝。念佛一定要念到有功夫,才能產生效果;若念佛沒有功夫,念得再多,境界轉不過來,超度的效果就達不到。婆羅門女念佛一天一夜,在定中見到地獄,遇到鬼王告訴她,她母親生到忉利天。為何她能生天?因為她有個孝女,依照佛的教誨超薦她,不但她生天,跟她在一起受罪的這些地獄眾生,也都沾光生天了。她念佛一天一夜有何轉變?「轉凡成聖」。她得一心不亂,得一心不亂就是聖人,不是凡夫,所以鬼王稱她「菩薩」,這是定中的境界。由此可知,《彌陀經》上講:「若一日、若二日,至若七日,一心不亂」,此事不假。婆羅門女念了一天一夜,她的功夫淺深,我們不曉得,但她肯定得到「一心不亂」。一心不亂有淺深不同,有事一心、理一心。若是理一心,依照《華嚴經》上講,理一心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;理一心淺深次第,就有四十一個等級。理一心如是,事一心亦不例外,證得事一心不亂,功夫相當於阿羅漢,見思煩惱斷了。見思煩惱沒有斷,只是功夫成片,所以她最低限度也是得事一心不亂。



婆羅門女之所以能轉凡成聖,是母親幫助她的;母親要是不造罪業,不墮地獄,她就不會念佛,她永遠是凡夫,所以母親的功德在此地,她就是憑此功德而生天的。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才曉得,要想超度家親眷屬,要發真心,自己真修,真正修行證果,功德迴向給他們。他們墮落,逼著我們非修不可,我不修,他們就不能得度,就要受苦;我真修,做出成績,他們就能夠離苦,所以相輔相成。



我們今天做佛事,依照儀規做一遍,我們的境界若沒有轉變,超度的效果就非常微薄。他在地獄道,還在地獄道;在餓鬼道,還在餓鬼道。若超度之人在這一堂佛事中觀念改變,做到「轉惡為善」、「轉迷成悟」,被超薦者就得利益;若真能在佛事當中「轉凡成聖」,他必定脫離惡道。



光目女也是念佛,功夫就淺一點,沒有能得一心不亂,她得的是功夫成片,所以僅在夢中得感應。佛在夢中告訴她,她的母親脫離惡道,轉生在人道。婆羅門女的母親生忉利天,光目女的母親投生作家裡傭人的兒子。兩者相比,光目女功夫降了一等,效果也降了一等。由此可知,接受人超薦不容易。信徒拿錢恭恭敬敬請你為他超度,你超不了,但你收了這個錢,麻煩大了!我一生不敢做這件事,因為我了解當中的道理與事實真相。所以做佛事應當不收一分錢,以真誠心盡心盡力來做,對他們會有好處。若超度還要講價錢,討價還價,不但一點效果也沒有,還有副作用,這是我們要知道的。由此可知,只要自己真幹,自己真有功夫,形式不要緊。



倓虛老法師的《影塵回憶錄》,記載一段故事,叫「八載寒窗讀楞嚴」。那時他還沒有出家,有幾位同參在一起學習《楞嚴經》,他們在這部經上用八年的時間,鍥而不捨。有這一分誠敬,也有一點功夫了。他們合夥開了一間中藥鋪,中午沒有生意時,其中一位在櫃台上打瞌睡。睡著時就彷彿在夢中,看到兩個人來找他,這兩個人是冤家債主。生前因為財物糾紛打官司,他打贏了,這兩個人打輸之後上吊死了。這兩個鬼走到他面前跪下來,他問:「你們來幹什麼?」「來求超度的。」他的心就定下來了,他說:「我要怎樣為你們超度?」「只要你答應就行了。」「沒有問題,我答應你!」就看到兩個鬼魂踩著他的膝蓋、肩膀生天了,什麼儀式都沒有。



接著又看到兩個鬼魂,一個是他過世的太太,另一個是過世的小孩。這兩個人也到面前來求超度。他答應了,就看著這兩個鬼魂踩著他的膝蓋、肩膀也生天了。這是什麼道理?跟《地藏經》的道理一樣,他八年讀《楞嚴經》有了功夫。所以修持沒有功夫,鬼不來找你;他來找你,證明你的功夫可以幫助他。



所以我勸勉同學們,現在講台技術學會了,德行重要,有德行才能超度冤親債主。沒有德行,講經說法是福德,福德不能出三界,只是來生得好果報;講經說法是法布施,來生得聰明智慧。若有德行,講經說法是功德,以此功德迴向求生淨土,決定得生。這些道理與事實真相,我們都要清楚、明白,一堂超薦佛事、三時繫念,我們就知道如何作法。



「三時繫念」我曾講過,為何要講?不講不能契入境界。古大德常教導我們,讀經、研教要隨文入觀,隨文入觀就是契入境界,若這個文不懂,如何能入境界!一定要將方法說清楚,讓所有參與者都了解,讀文時的感受就不一樣;換句話說,就是轉境界。雖然轉的時間不長,做完之後就忘記了;但在做的時候,能夠入幾分也好,也能產生一點效果。若真的契入而不退轉,功德就非常之大,被超度者真正得度。同理,修行任何法事對內容都要細說,都要好好去研究,最好參與者都能了解,這個佛事就無比殊勝。這些道理用現代科學方法來解釋,那就是波動的現象。修學、讀誦、念佛確實是有效果的,不但自己境界向上提升,對家親眷屬,乃至於對一切眾生都有好處。好處有多少、有多大,完全在自己的用心,心愈真誠、清淨、平等,效果就愈殊勝。若當中夾雜疑惑、顧慮,夾雜妄想、煩惱,功夫就完全被破壞,要明瞭此理。



筆記小說裡有一段故事:明朝戚繼光是一位大將,他是一位很虔誠的佛教徒。有一次作夢,夢到一個陣亡士兵來求超度,求他念《金剛經》為他迴向,他答應了。第二天,他以很恭敬的心念一部《金剛經》,念到一半的時候,家裡傭人為他端了一杯茶,他沒有講話,用手搖搖告訴他「不用」,傭人就端回去了。那天晚上,夢到這個士兵來道謝,他說:「我只得了半部,因為你當中夾雜一個不用。」然後想到家人端茶,雖沒有說話,但念頭上有個「不用」。一部經裡,夾雜個「不用」,效果就減一半。到第二天,重新再念一部迴向給他。所以功夫最忌諱的是夾雜,一夾雜效果就沒有了。正因為如此,古人才說讀經不如念咒,念咒不如念佛,因為愈簡單、愈短,不容易夾雜。真正做到不夾雜、不懷疑、不間斷,那就是功夫。



覺悟的條件       (990406早餐)



自古以來,覺悟的人不多。在淨土宗,東晉廬山遠公大師的時代,只有一百二十三人往生,這是我們在歷史上看到最多的一會。而在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會下開悟的,也只有四十三人。從這些地方,我們很清晰的明瞭,覺悟的人不多。什麼樣的人能覺悟?徹底犧牲自己利益的人能覺悟,如果對世間名聞利養放不下,五欲六塵的享受放不下,恩怨的情執放不下,就不可能覺悟。真正覺悟之人,並非要特殊的天才。釋迦牟尼佛會下的周利槃陀伽是愚鈍之人,他在世尊會下時間不長,亦能證阿羅漢果,原因就是他能放下。



我們在多生多劫之前,就曾經學過佛,遇到佛菩薩,供養過佛菩薩,種植深厚的善根。為何不開悟?病根是我們的情執沒有徹底放下。徹底放下情執之人,心裡只有一個念頭,就是為一切眾生服務。我們常聽說「為民服務」,此範圍小,這只是十法界裡的人法界。而為一切眾生服務,此範圍大,除了人之外,其他的九法界都包括了,這個心量多偉大!決定沒有自己,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就是自己,為眾生服務就是為自己服務,此理很深。



若只為自己,不肯為人、為眾生,這是迷惑顛倒,迷失了自性,還害了自己,就是害自己生生世世永遠不能脫離輪迴;說得再明白點,永遠不能脫離三惡道。應當要曉得,我們生在人、天兩道很幸運,但時間很短促,佛經上的比喻說,我們是出來旅遊的,三惡道是故鄉,所以在三惡道的時間長。這是什麼原因?自私自利造成的,貪圖世間五欲六塵享受造成的。所以為自己是害自己,為眾生才是真正利益自己。這些道理與事實真相,迷在六道、迷在情欲之中的人不懂,也不會覺悟。



今天我們非常幸運知道這些道理與事實真相,對於佛菩薩的大慈大悲,才能體會到幾分。也開始漸漸醒悟過來,能夠學習佛菩薩,捨棄自己的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以真誠的愛心,無私的布施供養,無條件的幫助一切眾生,這樣的人才會覺悟,才會開智慧。智慧與煩惱是一樁事情,迷的時候,也就是我們沒有放下自私自利的時候,我們的智慧都變成煩惱。若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放下自私自利,無量無邊的煩惱馬上就轉變成無量無邊的智慧。佛經上講:「煩惱即菩提」,菩提是智慧;「生死即涅槃」,這是一樁事情。佛菩薩何以有智慧?佛菩薩沒有自己,只有眾生,念念為一切眾生,這就是佛菩薩;念念想到自己的利益,這種人就是凡夫,佛菩薩與凡夫的差別就在此地。我們真正清楚、明白了,在學佛過程當中,才能做到「轉惡為善」,這是第一個階段。



我們從第一個階段,提升到第二個階段「轉迷成悟」;希望再提升到第三個階段「轉凡成聖」。何謂凡聖?雖然轉迷成悟了,但是還無法脫離六道輪迴,那還是凡,脫離六道輪迴才稱作聖。六道以外是阿羅漢、辟支佛、菩薩、佛,此四種人是小聖,這還在十法界。佛法有小乘、大乘,這是小乘的聖者。超越十法界才是真正的大聖,即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大聖的觀念跟小聖不一樣,小聖慈悲、愛護、服務的對象,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,所以他的心量是三千大千世界。大聖的心量更大,是盡虛空、遍法界,無量無邊諸佛剎土裡的一切眾生,為他慈悲、愛護、服務的對象,這就是佛法講的大乘。超凡入聖是世尊、諸佛如來教導我們真正的目的,是希望我們作大聖,而非作小聖。



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是大聖的心量。這兩句話,雖然讀的人、念的人很多,但心量還是放不開,還是不能脫離自私自利,只是用這兩句話來讚美釋迦牟尼佛及諸佛如來,這兩句話永遠是別人的,不是自己的,這是我們的過失。這兩句是真實話,盡虛空、遍法界一切眾生的心量,都是包虛空法界的。由此可知,遍虛空法界是我們的真心,是我們本有的心量。佛說我們迷惑了,把這麼大的心量迷失了,現在變成很小的心量,連兩個人都容納不下。聽人家造謠、毀謗,就幾天都睡不著覺,這個心量多小!



我們學佛學的是什麼,自己要知道。上根人拓開心量,中下根人改過遷善,從事相上逐步改正自己錯誤的行為、想法、看法。上根利智之人從根本修,根本是觀念,即現在學術裡講的人生觀、宇宙觀;觀就是看法,對宇宙人生的看法。從根本修是將過去對宇宙人生錯誤的看法,立刻扭轉過來,與諸佛菩薩同一知見,《法華經》上講的「入佛知見」。只要觀念轉過來,思想、見解、言語、行為全部就轉過來了,這是佛家講的上根利智。



上根利智之人畢竟是少數,我們能否做到上根利智,佛明白的告訴我們,這個沒有難處,總在遇緣不同。實在講,雖然說沒有難處,但還是有條件的。第一是名利心要看得淡,日常生活容易滿足,粗茶淡飯的生活能過得很自在、很快樂,這是好條件。第二是要遇到善知識,或者沒有遇到善知識,能遇到佛法,喜歡讀經。只要具備這兩個條件,長時薰修,鈍根也會變成利根,愚痴也會變成智慧,周利槃陀伽就是很好的例子。因此,我們要想在一生當中,薰習成上根利智,只要依照佛的教誨去做,向古大德學習,他們在一生當中能成就,我們在一生當中也能成就。所以,只要願意過最低水平的生活,再加上一個「好學」就行了。好學一定是向佛學習,向菩薩學習,向祖師大德學習,這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



煩惱少,智慧開;煩惱斷了,智慧就圓滿。圓滿的智慧,圓滿的愛心,圓滿的服務,佛家稱作大圓滿。這樣的人是少,正是善導大師所說的遇緣不同。我們今天很幸運,因緣具足,所以希望同修們要認真努力,我們一切為法界苦難眾生,我們不成就,他們就多受一天苦;我們早日成就,早日為他們服務,他們就早日脫離苦難。要常存此心,勉勵自己,勇猛精進,才能圓滿菩提。


(請繼續按此欣賞現場錄影, 可放大全影幕)
(欣賞youtub的方法, 您可以先打開所有youtub錄影後, 再一一按暫停, 讓它們
全部下載完後, 再一個一個慢慢欣賞完整流暢錄影)

放生0816


放生0816 1


放生0816 2


放生0816 3


放生0816 4


放生0816 5


放生0816 6


放生0816 7










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. Isn't yours?

訂閱 文章 [Atom]